第五届《宝汇东方》古董与艺术精品博览会落幕
风从东方来,万宝汇东方。当古董艺术品与上海相遇,注定是一场艺术的盛会。
第五届“宝汇东方”古董与艺术精品博览会2015年5月23-24日在上海延安饭店隆重举行。主办方上海尊宝艺术品交易有限公司表示,选择上海老字号延安饭店,因为它70年的历史,契合此次博览会的文化属性。负责人继续告诉记者,这次博览会,只是尊宝争创亚洲艺术品营销第一品牌的一小步。
记者在现场了解到,展厅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藏家、行家、艺术爱好者的珍贵藏品共计400件,类目涵盖瓷器、玉石、佛造像、字画,古钱币,陨石,杂项等。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仅两日,累计交易额近亿元。这似乎暗示着艺术品市场的一次回暖。
蜂拥的人潮在签到处排起了长龙。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藏家,除了来自北京、深圳的资深古董行家,不乏专程从国外飞回的华裔藏友。被问及参展原因,记者得到了这样的回答,“早在2014年我就参加过尊宝举办的博览会,但上次看中的藏品被别人先行一步,非常遗憾。这次做足了功课,已经看中了几样从未流通过的古董,所以早早飞过来参加”。而行家赵先生有自己的目的,“这样的交易会我是第一次,感觉很新鲜,只是想看看和拍卖会有什么不同,并不是冲着藏品来的。”
记者特别注意到,此次博览会现场设置了洽谈区,有专业人员和藏家面对面接洽。手电成了出镜率最高的鉴定工具,通过看、摸、问,双方就眼前的藏品展开细致入微的交流。
“我们想打造的就是这种零距离的交易方式,它更公开,更透明,也没有以往的交易壁垒”,策展负责人兴奋的向记者介绍,“当场签下购买意向书并直接付款的人数,完全超出预期,近亿的交易额,我们也吓了一跳。当然,这并非没有原因。除了三位一体交易模式的便捷加分,第一财经、腾讯收藏、上海艺术人文频道等一线新媒体的报导,在传播上给了我们很大助力。”
博览会的盛况让业内跌破眼镜,好评和质疑各有参差,但对于提振市场信心,确实功不可没。究竟是春光乍现的回暖,还是古董艺术品交易在渠道上尚有潜力可挖,这个问题,恐怕要等市场和时间的检验。
但可以肯定的是,艺术品交易是时候走下神坛,走向更接地气的网络化。以更公开、更透明的阳光姿态,将固有的收藏交易方式,重新洗牌。
文章评论